标准品怎么用?深圳市恒谱生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儿告诉你标准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标准品是用于校准仪器、评价测量方法或确定材料特性值的物质,其正确使用对于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以下是标准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标准品的分类与选择
1、按级别分类
一级标准品:由权威机构制备和标定,具有最高的准确性和溯源性。
二级标准品:由企业或科研单位自行制备并经一级标准品标定。
工作对照品:日常分析使用的参比物质,通常由企业自行标定。
2、按用途分类
含量测定用标准品:用于定量分析。
杂质检查用标准品:用于检测杂质含量。
鉴别试验用标准品:用于确认物质的身份。
系统适用性试验用标准品:用于验证分析系统的适用性。
二、标准品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检查
检查标准品的包装是否完好,标签是否清晰,是否在有效期内。
确认标准品的特性值、不确定度、基质等信息是否符合实验要求。
2、溶解与稀释
根据标准品的性质和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溶剂进行溶解。例如,C-肽国家标准品建议使用去离子水或含蛋白的缓冲液溶解。
按照实验需求配制成适当浓度的标准溶液,稀释时需使用经过验证的稀释液。
3、使用原则
遵循“只出不进”的原则,已取出的标准品不得再装回原包装中。
对于可多次使用的标准品,取样时要严格防止污染。
4、一次性使用与多次使用
如果标准品证书中规定了“一次性使用”,应在证书有效期内开封后一次性使用完毕。
对于可多次使用的标准品,需妥善保存开封后的包装单元。
三、标准品的保存
1、保存条件
根据标准品的理化性质选择适宜的保存环境。例如,化学性质稳定的物质可常温保存,而易分解的物质需冷藏或冷冻。
特殊品种应严格按照规定的贮存条件妥善保存,如温度、湿度、避光等。
2、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标准品的保存状态,确保其未发生变质或污染。
对于过期或失效的标准品,应及时销毁并记录。
四、标准品的管理
1、采购与验收
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确保所购标准品的质量和溯源性。
验收时需核对标准品的名称、数量、特性值、证书等信息。
2、使用记录
建立标准品的使用记录系统,记录每次使用的日期、数量、用途等信息。
新开瓶的标准品需注明开瓶日期,使用时应按批号依次使用。
3、复标与更换
定期对标定的标准品进行复标,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当标准品出现异常或较大变化时,应停止使用并重新标定。
五、特殊情况的处理
1、微量标准品的称量
对于微量标准品(如1mg~10mg),可采用增量法或差量法进行精准称量。
使用高精度天平,并注意样品的转移和全量转移操作。
2、无COA或纯度标注的标准品
仅有名称或CAS号的标准品,仅适用于定性分析。
若无纯度标注,建议谨慎使用或重新购买有明确标注的产品。
3、怀疑质量问题的处理
保留原包装、标签、COA、检测谱图等证据。
进行重复验证或使用其他品牌标准品进行比对。
六、注意事项
1、遵循说明书
使用标准品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操作,包括溶解方法、保存条件等。
2、防止污染
在取样和使用过程中,要防止标准品被污染,避免影响实验结果。
3、合理规划用量
根据实验计划合理选择标准品的数量,避免浪费。
总之,标准品的正确使用和管理对于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实验人员应熟悉标准品的特性,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和保存,以充分发挥标准品的作用。
发布于: 2025-03-20